关于三步踩技术“拉与推、踢与拉、顶与踩”的讨论
我记得在2004年的夏天,在太原我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完成了《三步踩技术基础理论》初稿,三步踩的123法则(降、平留、抬踩升)、口诀(快上快跟、快退慢留、抬腿踩实)和要领(松膝松胯、平移胯、提胯)也就是在此时提出来的。经过8年的实践,三步踩的123法则、口诀和要领已被三步踩爱好者普遍认可,成为三步踩教学和跳好三步踩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标准。自2003年以来,我与三步踩创编团队的老师们多次深入武汉的街头;还去过湖南、新疆、贵州、上海、深圳、青岛,认真听取了广大爱好者和授课老师的意见,大家集思广益,推存出新,与时俱进,创编出了第一、二、三套ABC和WT-1、WT-2及2011年花式套路,尤其是2012年的《龙韵》,更是将一个“更高、更新、更美”的三步踩呈现在大家的眼前。我一直也很关注网上各位老师的视频和博客,在余香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,于2011年的夏天创立了三步踩群。如此同时,我还结合运动训练学,把三步踩的教学方法也通过博客的形式,供大家分享。我也在工作忙碌之后,辅导一些选手,与他们一起,共同探讨、交流三步踩教学和跳好三步踩的体会。我也有苦恼的时候,一是不认同“绑架”三步踩的行为,这有些让人无法理喻。有的老师为了吸引老百姓的眼球,借用三步踩产权知识与技术,出现过所谓的“拉丁三步踩、湖北三步踩、北京三步踩和台湾三步踩及央视套路”等等;二是三步踩的123法则、口诀和要领没有被爱好者完全掌握,有些老师和选手跳出来的“味”,还没有完全将三步踩技术真正的、完美的表现出来。无论是在深圳的全国健身交谊舞锦标赛上,还是从网上各位老师上传的视频资料上和辅导选手的训练课上,我在兴慰之时,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一点缺憾……思索许久,我猛然发现,有些三步踩技术需要更细一些,更完善一些才是。一、关于手的“拉与推”技术三步踩的“推拉起始步”是一个基本的步法,就只有1、2、3步,包括了三步踩的123法则、口诀和要领。解读“推拉起始步”非常的关键,不正名这个舞步,就谈不上我要讲述的有关“拉与推”的技术。给这个舞步起名的时候仅仅是为了顺口而定义的,即“推拉起始步”。三步踩人的梦想源于“推拉起始步”的这个步法,从舞步律动的形态来讲,准确地讲应该是“拉推起始步”,而不是“推拉起始步”。但是,我们还是喜欢习惯的叫法:推拉起始步。“推拉起始步”的第一步是男伴的左手引带女伴后的先“拉”;第二步也是在男伴的左手先发起“推”的前提下,女伴也会借力“推”一下男伴的。因此,完成这个舞步动作的顺序应该是男伴的左手先“拉”后“推”,而不是先“推”后“拉”。所谓“拉、推”技术,实质上就是完成推拉起始步的第一步(拉)和第二步起步(推)的基本技术。完成推拉起始步第一步(拉)和第二步起步(推)的重要环节,就是如何实现拉推和完成拉推的问题,这里面需要解读的一个技术环节就是三步踩的步法的发力方式问题。我经常与老师们和选手说:三步踩步法正确的的发力方式是主力腿发力,而不是动力腿发力。通常地讲,男伴的左脚在跳拉推起始步时就是动力腿,右脚就是主力腿。一般的情况下第一步或是先动的那只腿称为动力腿,支撑或是不动的那只腿称为主力腿。主力腿发力方式的确定对完成“拉推”技术至关重要,三步踩拉推技术,是手和步法与身体律动的完美结合,就推拉起始步而言:第一,在拉的时候:手的动作是拉,在主力腿的作用下(重心的移动由脚跟往脚掌移动),身体向前运动(至步幅极限),动力腿轻轻踩下,主力腿快速跟上。第二,在推的时候:手的动作是推,可原来的主、动力腿,此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动力腿转换成为主力腿;主力腿则变成了动力腿了,在主力腿的作用下(重心的移动由脚掌往脚跟移动),身体向后运动(至步幅极限),动力腿轻轻踩下,主力腿快退慢留。完成推拉起始步的第一、二步,舞者之间的步幅不能太大,以一脚或一脚半的距离为好,太大了会影响拉推技术的发挥。舞者重心的改变要遵循“左……中……右和右……中……左”的规律原则,不可失去或没有中间这个过渡的移动环节,失去中间过渡的左右或右左,将会失掉重心平衡。步幅小、身体律动幅度大,主力腿发力是完成、跳好三步踩推拉技术的关键。 二、关于腿脚的“踢与拉、顶与踩”技术三步踩123法则“降、平留、抬踩升”,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三步踩的升降形式,推拉起始步的第一步是降;第二步是平留(也不升也不降);第三步抬踩升。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讲课,她说:抬踩升就是要把地板踩得很响很响……不抬么样能踩得响呢!其实抬踩升是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,即抬、踩、升。升的问题可在三步踩123要领“提胯”中找到解决升的方法。1、“踢与拉”。“踢与拉”的技术实质上就是针对推拉起始步第二步完成手的“推”的动作后,有关腿脚“踢与拉”的技术动作解析,它是三步踩中最具有三步踩特色的快退慢留舞步,即马蹄形态舞步。前章所述推拉技术中的“推”,仅仅只是完成了三步踩推拉起始步第二步手的“推”的技术,舞者在完成手的推的动作后,身体向后运动(至步幅极限),重心由前向后移动,在动力腿轻轻踩下后,形成快退慢留姿势。此时的主力腿有二件事要做:一是脚背绷直向前“踢”,形成滞留态势。所谓“踢”就是脚尖的运动方向要大胆的向前运动(送)。此时,向前踢了的脚与后退后轻轻踩下的动力腿,立即会形成一前一后的二个力,由于受向后的作用力的影响,向前的力会被向后的力拉回,在单位时间内瞬间达到动态平衡,这样就形成了滞留。即解决了三步踩“平留、快退慢留”的技术问题。二是前踢了的脚要回拉。所谓回拉,就是将已经处在滞留的动力腿“向上”往回拉,至身体处,其角度大于45度而小于90度。这样就解决了三步踩“抬”的技术问题。2、“顶与踩”。所谓“顶与踩”的技术,实质上就是回答怎么踩?用么样的方法去完成踩的动作的问题?回顾前章所述,完成了推拉起始步第二步的“踢与拉”,形成了不小于45度、不大于90度角度后,三步踩最有魅力的踩步等待您去展示、去表现。前面我说过了,三步踩的发力方式是主力腿,作为动力腿,它已经完成了“踢”的动作,又把运动的动力腿回拉到身体处,与身体形成了小于90度大于45度的角度了(动力腿已经很累了)。这个时候有个关键的事要做,那就是处在降位(平留)的主力腿,此时要帮一下忙啦!把降位的膝关节往上顶(这样做一是调整重心;二是往上顶的膝关节,实质上为下步完成“踩”的技术动作和“升”、“提胯”的技术动作提供动力空间,也为抬腿踩实奠定良好的平衡基础),而处在待命的动力腿,在主力腿往上顶了后顺势“放下”,也就是踩下。因此,三步踩的“踩”的技术是先顶后踩,即第三步,动力腿完成回拉至“抬”的位子时(大于45度小于90度),主力腿要先往上顶,动力腿随着音乐,以不同的方式轻轻放下,即踩下。三、后记夜已深了,因为时差,尚无睡意,写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分享,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,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。真诚的感谢爱好三步踩的朋友们!感谢各位老师!感谢三步踩群!苏厚平写于新西兰﹒罗托鲁丽 2012年12月9日新西兰夏时制3:18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22:18
友情链接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897号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887号
鄂ICP备17030199号-1